混合式场景与核心素养教学

2025-03-25

6_249388.png

一、概念介绍

1.1 什么是混合式教学

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单元课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以及内在动机的激发和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和学科实践活动的深入。

这样一个过程,必然不是只在单一的教室空间内发生。在教与学的空间上,这必然是一个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泛在学习空间,必然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工具支持的物理世界融合虚拟世界的混合式学习空间,必然是一个与综合、全面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支撑的学习空间。

e_256951.png

二、怎样实践

选自杨晓哲教授《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2.1 现阶段,技术融入教学,存在七大问题

  1. 立场:往往是教师使用技术,而不是学生

  2. 单位:技术使用过于碎片化,往往是针对摸个活动中的单独环节,而不是整体的学习

  3. 取向:知识或功能分解(点),而不是整合(技术融合学习的完整经历、生活与社会)

  4. 目标:停留于双基,分离的三维目标,而不是素养目标导向

  5. 重心:更关注教师使用技术更好呈现信息,而不是促进学生加工信息(学会、会学)

  6. 关注:更关注整体达成,忽视个体差异

  7. 矛盾:过度追求或夸大智能技术,忽视现状基本共识,基本条件、基本应用

2.2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7条有效策略

  1. 运用学习管理系统,融入完整的学习过程

  2. 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设计

  3. 所有的线下课堂也可以线上参与

  4. 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支持单元学习

  5. 选择适合工具促进学生认知与协作

  6. 因需采用多种不用的教学组织方式

  7. 结合数据反馈设计个性化学习

2.3 探究

  •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使用技术展开学习?

  • 是不是总是老师占有实用技术的权限?

  • 是不是把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简单化、集中化为ppt使用?

想一想

  • 如果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请学生分享自己使用技术展开学科学习的经历?

  • 你会如何布置这个任务?

  • 你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技术展开学科学习?

2.4 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技术?

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三个维度

  1. 多维度的情境构建: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2. 互动性的探究工具: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

  3. 个性化的测试跟踪: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

构建或运用多样化的资源形态,诸如文字、图像、视频、模型、数据集、虚拟场景等方式,凸显单元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多维度深入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多维度的情境构建

构建或运用多样化的资源形态,诸如文字、图像、视频、模型、数据集、虚拟场景等方式,凸显单元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多维度深入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整理流程可以通过ClassIn5.0来实现

91_55221.png

2.7 备课

老师可选用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把本地的教学资源上传云盘,即可在教室内打开用于授课。课件可在线编辑、在线打印。

2_856434.png

2.8 授课

老师在线下大屏使用ClassIn X进行授课,可实现的功能如下:

(可点击功能名称查看使用方法)

1.教学内容交互

  • 播放PPT、多媒体等课件

  • 画笔书写板书、勾画批注,课件、黑板上都可以进行书写

  • 拖拽图片等教学元素,可用于生成性课堂

  • 截图、扫码传图/辅助摄像头,用于习题讲解、课堂成果展示

  • 板书保存与分享,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老师教学资源留存

87_53400.png5_461822.png_1292867.png

2.9 课堂实践

北京一师附小-《分类与整理》

高老师利用ClassIn板书图层功能,把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做成可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自由拖拽图片,学习分类和归纳的概念。老师没有指定分类的标准,所以学生拖动元素的动作就实现了学生思维可视化。

老师利用ClassIn板书和PPT同屏展示的功能,首先引导学生在板书上数出不同水果的数量,在用PPT让学生触发对应水果数量并用阿拉伯数字写出答案。老师用同一套教学材料在不同的班级实施的时候会获得具有随机性的学生生成。

14745598.png14943254.png

北京新鲜胡同小学-《Bringing in the New Year 迎新年》

在Pre-reading环节,杨老师设计了EDB拖动游戏,学生将春节元素拖动到数字黑板下方(其他节日元素老师提前锁住,无法拖动),同时激活学生的词汇储备,为While-reading环节做好准备。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杨老师通过扫码传图功能将学生在纸质任务单上完成的练习题上传到数字黑板上,然后从数字黑板侧方拖出预制的板书,通过互动式课堂导入帮助学生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

_7664786.png_9972676.png

2.10 授课

学课工具交互

  • 直线、三角形、圆等标准图形自动识别,方便理科教学

  • 尺规工具、几何画板、浏览器,为教学创造便利

  • 虚拟实验(物理、化学),让实验操作更便捷

师生教学互动

  • 计时器、定时器,用于课上互动,限时完成学习任务

  • 随机选人、摇骰子,增强学生参与度

  • 发奖杯,用于课堂奖励

87_53400.png

2.11 课堂实例

北京一师附小 -《体积和体积单位》

杨老师在数学课上利用ClassIn内置的物理虚拟实验功能,借用烧杯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把小石子投到烧杯中,通过水平面的上升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概念,使抽象内容可视化。

杨老师利用ClassIn的投屏功能,让学生操作ClassIn+iPad,直接测量线下教室的体积,学习体积知识。

_1659495.png11854941.png

北京一零九中学 -《机械能守恒定律》

使用功能: ipad控制PPT、ipad同屏标注、拍照上传、定时器、物理虚拟实验

2.12 课前课后,辅助落实巩固/学情分析

  1. 布置作业/测验任务,学生线上线下提交均可批阅,成绩留存

  2. 通过学习资料同步板书/课件/拓展资料等,支持音频、图片、文档、链接等多种格式

  3. 通过录播课同步拓展内容/基础内容讲解/习题讲解等,可随时查看学生观看进度

  4. 通过讨论布置探究问题,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每项学习活动都可以关联素养能力、设置参与人(分层教学)、也可以同时发布给多个班级

  6. 班内学生成绩呈现,可筛选、可导出,用于学情分析

  7. 后台查看数据,辅助班级管理

43_58065.png

2.13 成绩页面样式

b_256563.png

2.14 中小学后台页面

3_116338.png

三、课程范例及操作方法

以《圆的面积》为例

2_228553.pngb_514075.png

在备课环节的思考:

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及其应用。在面积的概念、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前置知识基础上,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如何把综合应用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给学生创造探究空间? 怎样设计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极限等学科思维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探索实践的美……

8_402914.pngd_476894.pngfb_97301.png

教学活动——讨论 ,课前讨论“生活中的圆有哪些?”

老师可以发布讨论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交流。

老师能够看到所有学生的讨论内容,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及更加灵活的调整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评论、点赞,实现良好互动,让所有观点都能说出来。

20428140.png7_155893.png

教学活动——测验,课前小测验帮助同学们回顾面积的概念,以及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课后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给学生发布一个课前测,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接下来的课程作出合理的安排,提高课堂效率。

测验也可以个性化布置,用于课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9669661.png4_142263.png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本节课的知识,灵活使用教室中的小工具丰富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可实现音视频实时互动,线上/线下/混合互动,形式多种多样。

老师们可以使用教室中的小工具,比如答题器、小黑板等来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10972410.pngca_73705.png

教学活动——学习资料,同步课堂任务文件,同学们按照文件中的要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室内可打开)

老师可以通过学习资料,给学生发布学历案,学生就能在课前通过学历案了解到即将学习的各个模块的学习计划。还可以发布预习资料,指导不同分组学生有目的、个性化的学习,提升预习、深度学习效果。

学习资料支持音频录制、云盘文件、本地文件、网页链接等多种形式,学生自主学习,反复观看、随时下载。

20367809.pngc5_59275.png

教学活动——作业,圆的面积探究选做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尝试探究。

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_8437927.png9_118134.png

教学活动——录播课,第二课时课前微课《披萨中的数学》

老师可以将补充知识和拓展内容通过录播课的形式发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系统会自动统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19742358.png2_559687.png

预设“素养能力”评价方案

老师可以在新建学习活动之前,建好素养能力组,添加相应的能力指标,以及指标说明。

创建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快速关联素养能力,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分,系统会自动生成素养评价结果。

18193544.png

过程性评价与素养评价

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看到过程性学习数据,更好的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提供及时的帮助。 同时,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16020163.png8_110980.png

课堂教学报告

b_423626.png86_94194.png18_84976.png

四、课程实例

精准教学——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证大校区

新课标引领“新”的教学与评价,各学科组围绕“数据赋能”“精准教学”,各展其才!

英语组的老师们从学生线上教学互动问题出发,走进LMS学习管理系统;

数学组的老师们在数据驱动下,大胆开展精准课堂教学;

综合组的老师们基于教育数据、聚焦核心素养,开展精准评价。

9f_72370.png3_115166.png

教师培训——深圳福田区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班主任课程

  • 薛老师是一位资深骨干教师,班级管理经验非常丰富

  • 她通过LMS分享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心得,并组织团队老师通过直播课、录播课的形式分享

  • 通过学习资料分享文档资料

  • 通过讨论/测验活动征集老师们的困惑和观点

  • 通过作业让老师们提交观摩录播课(说课)后的感悟、建议

  • 目前学校已经又开启多个学科、多个课题的分享,并将把这种形式推广到荔园教育集团

31_64664.png

读书学习——教师成长交流

  •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编写的一本解读新课标的书籍

  •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融入教学,我司组织了共读会活动 -通过配额和基教学校推选优秀教师参与

  • 通过课堂开展开营、结营、专家分享,老师们进行小组讨论

  • 通过讨论征集老师们的困惑、期待的分享内容

  • 通过录播课演示讲解辩论赛和吐槽大会活动规则

  • 通过作业、测验了解老师们的掌握情况

  • 通过成绩累计,对老师们个人进行评优表彰

  • 通过LMS,实现了基教老师和新课标专家的对话,老师们打破空间界限组成学习组,交流经验 -活动后,老师们又通过LMS把在共读会学到的内容给本校老师赋能

64_38008.pngc_188394.png4_540469.png


分享